爾虞我詐的意思和故事 – 解釋、典故、造句詳解

「爾虞我詐」這句成語源自於春秋時期,形容人際間互相猜疑、欺騙的狀況。成語出自《左傳·宣公十五年》,當時楚國攻打宋國,雙方相持不下,楚國將領子反與宋國大夫華元達成和議。和議的核心是「我無爾詐,爾無我虞」,意即我不欺騙你,你也不猜疑我,這段歷史背景成為「爾虞我詐」的由來​ 

一、成語讀音

1. 「爾虞我詐」注音符號

ㄦˇ ㄩˊ ㄨㄛˇ ㄓㄚˋ

2. 「爾虞我詐」漢語拼音

ěr zhà

3. 「爾虞我詐」英文

英文翻譯 中文解釋
Mutual deception 互相欺騙
Mutual trickery 互相欺騙
Deception among peers 同儕間的欺騙
Intrigue against each other 互相設計陷害
Cheating one another 互相欺騙

二、「爾虞我詐」出處

「爾虞我詐」這句成語出自《左傳·宣公十五年》,描述楚國與宋國之間的戰爭以及雙方達成和議的過程。楚國將領子反與宋國大夫華元達成協議,雙方立下盟約:「我無爾詐,爾無我虞」,意即我不欺騙你,你也不猜忌我

三、「爾虞我詐」意思

「爾虞我詐」意指人與人之間互相猜忌、欺騙。成語中的「爾」意為「你」,「虞」意為「猜疑」,「詐」意為「欺騙」。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人們之間的互相猜疑和欺騙,常用於描述狡猾詭詐的行為

四、「爾虞我詐」典故或故事

在春秋時期,楚國與宋國之間爆發戰爭。楚國的子反率軍進攻宋國,但遲遲無法攻下。宋國大夫華元見情勢危急,於是前往楚營,威脅說宋國人民已經到了交換孩子充飢的地步,但絕不投降。子反聽後,與華元簽訂和平條約,同意退兵三十里。條約中寫道:「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即我不欺騙你,你不猜忌我。後來這句話演變成為「爾虞我詐」,用來形容人際間的互相猜忌和欺騙​

五、「爾虞我詐」的下一句或上一句

「爾虞我詐」常用於描述人際間的互相欺騙,並沒有固定的下一句或上一句。但在文學和歷史記錄中,常與其他描述欺騙和猜疑的成語連用,如「鉤心鬥角」、「明爭暗鬥」等​ 

六、「爾虞我詐」啟示或寓意

「爾虞我詐」的寓意在於提醒人們,互相猜忌和欺騙只能帶來不信任和矛盾。無論在個人關係還是商業競爭中,誠信和透明才是建立良好互信關係的基石。當我們能夠坦誠相待,才能共同進步,達成雙贏​ (成語典)​​ 

七、成語辨識

1. 「爾虞我詐」近義詞

近義詞 意思
鉤心鬥角 形容人們之間互相爭鬥心機,暗中設計對方。
明爭暗鬥 形容表面上和睦,實際上互相爭鬥。
招搖撞騙 形容以誇張和欺騙的方式謀取利益。

2. 「爾虞我詐」反義詞

反義詞 意思
肝膽相照 形容彼此真誠相待,毫無猜忌。
推心置腹 形容以真心待人,毫無保留。
相安無事 形容彼此和平共處,沒有衝突。

3. 「爾虞我詐」同義詞

同義詞 意思
爾詐我虞 形容彼此互相猜疑和欺騙。
心懷鬼胎 形容心裡有不正當的想法,互相猜疑。
陰謀詭計 形容暗中使用的詐騙手段和計謀。

八、「爾虞我詐」造句

  1. 在商場上,爾虞我詐的情況屢見不鮮,每個人都為了利益互相設計。
  2. 政治選舉中,候選人之間經常爾虞我詐,互相揭短。
  3. 這個世界充滿了爾虞我詐的陷阱,必須小心謹慎。
  4. 公司內部的爾虞我詐,導致員工間缺乏信任。
  5. 在談判桌上,雙方爾虞我詐,互不讓步。
  6. 社會上的爾虞我詐,使得人們越來越不敢相信他人。
  7. 這場競選真是爾虞我詐,每個候選人都在互相攻擊。
  8. 公司裡的同事常常爾虞我詐,彼此不敢全盤相信。
  9. 政治鬥爭中常見的手法之一就是爾虞我詐,不計任何代價。
  10. 商界裡的爾虞我詐讓人感到噁心,卻不得不鬥智斗勇。

九、「爾虞我詐」設計成語練習題

1. 填空題

填空題
在商場上,______的情況屢見不鮮,每個人都為了利益互相設計。
政治選舉中,候選人之間經常______,互相揭短。
這個世界充滿了______的陷阱,必須小心謹慎。
公司內部的______,導致員工間缺乏信任。
在談判桌上,雙方______,互不讓步。

2. 選擇題

問題 選項A 選項B 選項C 選項D
「爾虞我詐」的意思是什麼? 互相幫助 互相欺騙 互相尊重 互相學習
哪個成語與「爾虞我詐」意思最接近? 相安無事 鉤心鬥角 肝膽相照 推心置腹
下列哪個詞是「爾虞我詐」的反義詞? 明爭暗鬥 招搖撞騙 相安無事 陰謀詭計
「爾虞我詐」這個成語出自哪本書? 《論語》 《左傳》 《孟子》 《詩經》
「爾虞我詐」的典故與哪兩國有關? 楚國與齊國 宋國與楚國 魏國與韓國 燕國與趙國

十、「爾虞我詐」成語接龍

  1. 爾虞我詐 → 詐癡不顛 詐癡不顛:形容裝傻以圖避開責任或糾紛。這個成語來自於《莊子·列御寇》,描述那些假裝愚蠢但實際上聰明的人,常用於形容一些狡猾、心機深沉的人。
  2. 詐癡不顛 → 顛沛流離 顛沛流離: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這個成語來自於《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描述那些因為戰亂或其他原因而失去家園的人們,流落他鄉,生活困苦。
  3. 顛沛流離 → 離心離德 離心離德:形容人心離散,喪失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標。這個成語出自《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描述國家或團體內部缺乏團結,彼此猜忌,無法齊心協力。
  4. 離心離德 → 德高望重 德高望重:形容品德高尚,聲望很高的人。這個成語常用於形容那些在社會上受到廣泛尊敬的人,如賢者、長者或有卓越貢獻的人。
  5. 德高望重 → 重見天日 重見天日:形容脫離黑暗或困境,重新看到光明和希望。這個成語來自於《史記·酷吏列傳》,用來描述那些經歷過磨難後重獲自由的人。
  6. 重見天日 → 日新月異 日新月異:形容進步或變化迅速,每天每月都有新的變化。這個成語出自《禮記·大學》,用來形容社會或技術等方面的迅速發展和不斷創新。
  7. 日新月異 → 異口同聲 異口同聲:形容大家的意見或說法一致。這個成語來自於《莊子·齊物論》,用來描述眾人一致贊同或反對某件事的情況。
  8. 異口同聲 → 聲名狼藉 聲名狼藉:形容聲譽非常壞,名聲敗壞。這個成語出自《漢書·王莽傳下》,用來形容那些因為不良行為而受到廣泛譴責的人。
  9. 聲名狼藉 → 藉故推辭 藉故推辭:形容找藉口來推卸責任或拒絕某事。這個成語出自《後漢書·李固傳》,描述那些不願意接受任務或責任的人,用各種藉口來推辭。
  10. 藉故推辭 → 辭不達意 辭不達意:形容言辭無法準確表達出思想或感情。這個成語來自於《莊子·天運》,用來描述言語表達能力不足,無法準確傳達信息的情況。

我們應該努力提升誠信,建立互相信任的人際關係。尤其在職場和商業競爭中,誠信不僅能夠促進合作,更能帶來長遠的利益。正如同事間需要團結一致、企業間需要共榮共存,避免「爾虞我詐」的互相陷害才能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