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怙惡不悛」的意思、故事與啟示:完整解析及實用範例

了解「怙惡不悛」的意思、出處及故事,「怙惡不悛」由「怙」和「悛」兩個關鍵字組成。「怙」意指倚仗、依靠,而「悛」則是悔改的意思。合起來,這個成語用來形容那些堅持作惡、多次行惡卻毫無悔意的人​。在現代語境中,這個成語通常用於描述那些對自己錯誤行為毫不悔改的人,帶有強烈的貶義。

一、成語讀音

1. 「怙惡不悛」注音符號

注音
ㄏㄨˋ
ㄜˋ
ㄅㄨˋ
ㄑㄩㄢ

2. 「怙惡不悛」漢語拼音

拼音
è
quān

3. 「怙惡不悛」英文

英文翻譯 中文解釋
To persist in evil and refuse to repent 堅持作惡,不肯悔改
To be hardened in wickedness 在邪惡中根深蒂固
Incorrigibly evil 無可救藥的邪惡

二、「怙惡不悛」出處

「怙惡不悛」這個成語出自《左傳·隱公六年》。故事講述了春秋時期,陳國與鄭國的關係惡化,鄭國曾試圖修好,但陳桓公拒絕了。最終,鄭國攻打陳國並取得大勝,這被視為陳桓公因為「長惡不悛」,即持續作惡而遭遇報應的典型例子。

三、「怙惡不悛」意思

「怙惡不悛」由「怙」和「悛」兩個關鍵字組成。「怙」意指倚仗、依靠,而「悛」則是悔改的意思。合起來,這個成語用來形容那些堅持作惡、多次行惡卻毫無悔意的人。在現代語境中,這個成語通常用於描述那些對自己錯誤行為毫不悔改的人,帶有強烈的貶義。

四、「怙惡不悛」典故或故事

在《左傳》中,陳桓公與鄭國的故事反映了「怙惡不悛」的深刻含義。鄭國試圖與陳國和解,但被陳桓公拒絕。後來鄭國對陳國發動進攻並獲得大勝,這一事件成為了「長惡不悛」的經典案例。這個故事警示人們,作惡不能持續,否則最終會招致不可避免的報應。

五、「怙惡不悛」的下一句或上一句

在古文中,「怙惡不悛」通常與「長惡不悛」這樣的詞語一同出現。這些詞語都表達了對於無法悔改的惡行的強烈譴責。「長惡不悛」同樣用來描述那些長期作惡而不思悔改的人,兩者意思相近。

六、「怙惡不悛」啟示或寓意

「怙惡不悛」這個成語帶給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示:作惡不可持續,人應該時刻反思自己的行為,並適時悔改。否則,最終只會自食其果,受到應得的懲罰。這個成語提醒我們,惡行雖然看似無關緊要,但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帶來無法挽回的後果。

七、成語辨識

1. 「怙惡不悛」近義詞

近義詞 解釋
執迷不悟 指堅持錯誤的觀念或行為,不肯改正。
死不悔改 形容人固執己見,明知錯誤卻不願改正。
罪大惡極 指罪行極其嚴重,達到無法原諒的程度。

2. 「怙惡不悛」反義詞

反義詞 解釋
改邪歸正 從邪惡的道路回歸到正途。
改過自新 指徹底悔改,重新做人。
洗心革面 比喻痛改前非,徹底悔改並換個新的人生態度。

3. 「怙惡不悛」同義詞

同義詞 解釋
長惡不悛 長期作惡而不思悔改。
讳恶不悛 遮掩自己的惡行而不悔改。
怙惡不改 作惡多端而不願悔改。

八、「怙惡不悛」造句

  1. 他對自己的錯誤毫無悔意,真是怙惡不悛。
  2. 這些怙惡不悛的罪犯最終難逃法律的制裁。
  3. 若不及時懲罰怙惡不悛之徒,社會難以安寧。
  4. 怙惡不悛者終將自取滅亡。
  5. 這些黑幫成員怙惡不悛,令人髮指。
  6. 他們在審訊中怙惡不悛,拒不認錯。
  7. 政府對於怙惡不悛的行為絕不姑息。
  8. 怙惡不悛者,即便受再多教育,也難以改過。
  9. 無論受到多少懲罰,他依然怙惡不悛。
  10. 怙惡不悛的人終將面對命運的嚴懲。

九、「怙惡不悛」設計成語練習題

1. 填空題

填空題
他對自己的過錯毫無悔意,真是____。
面對這些____的罪犯,法庭決定加重刑罰。
____之人,終將自食其果。
這個人____,毫無悔意,令人髮指。
若不及時懲罰____之徒,社會難以安寧。

2. 選擇題

問題 A. 犯法 B. 行善 C. 怙惡不悛 D. 悔過自新
哪一個詞語用來形容一個人堅持作惡,不肯悔改? A B C D
下列哪個詞語與「怙惡不悛」的意思最接近? A. 改邪歸正 B. 改過自新 C. 死不悔改 D. 痛改前非
根據《左傳》,哪個人物因「怙惡不悛」而最終遭遇失敗? A. 陳桓公 B. 鄭伯 C. 宋公 D. 衛侯
在現代社會,對於「怙惡不悛」之人應該採取什麼措施? A. 寬容 B. 忍讓 C. 嚴懲 D. 無視
這些罪犯____,最終受到了法律的嚴懲。 A. 助紂為虐 B. 怙惡不悛 C. 痛改前非 D. 行善積德

十、「怙惡不悛」成語接龍

  1. 怙惡不悛 – 堅持作惡,不肯悔改的意思,描述一個人在邪惡的道路上執迷不悟,拒絕改過自新。
  2. 悛然改悔 – 指迅速地悔悟並改正過錯,與怙惡不悛形成對比,表示積極向善的態度。
  3. 悔過自新 – 認識到自己過去的錯誤並加以改正,重新做人,這是悛然改悔的後續表現。
  4. 新生自我 – 通過悔改與努力,重新塑造自己的生活與人格,這是悔過自新的結果。
  5. 我行我素 – 即使面對他人意見或壓力,仍然堅持自己原本的行為方式,這與新生自我的態度相對立。
  6. 素行不良 – 指一個人平常的行為舉止不符合道德規範,這是我行我素的消極表現。
  7. 良知未泯 – 即使素行不良,內心仍有良知存在,可能會在未來某個時刻悔改。
  8. 泯滅人性 – 失去做人的基本良知和道德,形容一個人完全陷入邪惡的境地,與良知未泯形成對比。
  9. 性惡之說 – 哲學中對人性本惡的觀點,認為人天生具有惡的本性,這與泯滅人性相呼應。
  10. 說一不二 – 在性惡之說的基礎上,強調對承諾的堅持,無論是善是惡,都絕不更改。

結語

「怙惡不悛」這個成語提醒我們,作惡無法持久,最終會招來應得的懲罰。無論是古代的故事還是現代的生活,這一成語都蘊含著深刻的道德啟示,敦促人們在面對錯誤時,應及時悔改,走向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