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憤填膺的意思是什麼?深入解釋與典故,並提供實用造句

「義憤填膺」這個成語源於中國古典文學,其意涵深刻,代表著因正義感而爆發的強烈憤怒。在成語的使用中,「膺」是指胸膛,形容正義的憤怒充滿了整個心胸,無法抑制,隨時可能轉化為行動或言辭上的強烈表達。這個成語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江淹的《恨賦》一文:「置酒欲飲,悲來填膺」,形容悲憤之情充塞胸中,而後這個意象逐漸演變成為「義憤填膺」,用來描述因為不公平或不義之事引發的正義之怒。

一、成語讀音

注音符號

ㄧˋ ㄈㄣˋ ㄊㄧㄢˊ ㄧㄥ

漢語拼音

fèn tián yīng

英文

英文翻譯 中文解釋
Righteous indignation filled the chest 因正義感引發的強烈憤怒,充滿胸膛
Anger filled with justice 充滿正義的憤怒
Justified anger 合理的憤怒,通常源於不公義的事情
Outrage fueled by righteousness 正義驅動的憤怒

二、出處

「義憤填膺」這個成語最早見於南北朝時期江淹的《恨賦》:「置酒欲飲,悲來填膺」,原句形容內心的悲憤無法抑制,充滿胸中。後來,這句話逐漸演變為「義憤填膺」,將「悲憤」替換為「義憤」,指因正義而引發的憤怒,充滿胸中無法宣洩。

這個成語在許多古代文學中都有應用,如清朝余懷的《板橋雜記》提到:「余時義憤填膺,作檄討罪」,反映了古人對於不公事件的強烈反應和內心的義憤。此外,在近現代的文學和歷史著作中,這個成語也經常出現,用來表達對於社會不公的強烈抗議。

三、「義憤填膺」意思

「義憤填膺」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胸中充滿了正義的憤怒,通常用來形容人們因為看不慣社會的不公、腐敗或不道德的行為,而產生的一種強烈的憤慨情緒。這種憤怒往往源自於對道德和正義的堅守,充滿了人性的光輝。在文學和日常語言中,「義憤填膺」多用來形容那些有正義感的人士,他們無法容忍不公,並願意站出來表達對錯誤的強烈抗議。

四、典故或故事

「義憤填膺」的典故可以追溯至古代中國歷史中的許多事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故事來自三國時期的名將關羽。關羽素來以忠義著稱,當他得知曹操囚禁了劉備,企圖奪取劉備的勢力時,內心充滿了對於曹操的憤怒與不滿。由於他深信忠義,並視劉備為自己的兄長,這種正義的憤怒驅使他決定離開曹營,回到劉備身邊,並最終為了捍衛自己心中的正義而戰。這段歷史故事展現了「義憤填膺」的典型意涵,關羽的憤怒來自於他的忠義和對不公的無法容忍。

另一個典故可以追溯到唐代名將郭子儀。當時,安史之亂爆發,郭子儀作為唐朝的忠臣,親眼目睹了叛軍對於百姓的殘暴行為。這些行徑讓他義憤填膺,於是他率領唐軍拼死抵抗,最終挽救了唐朝的危機。郭子儀的義憤填膺並非來自個人的恩怨,而是對於國家的責任與對百姓的保護之心,這正是「義憤填膺」所表達的深刻內涵。

五、成語的下一句或上一句

「義憤填膺」通常不會與特定的成語直接連接成下一句或上一句,但在成語接龍中,常可接續與之相關的成語如「天怒人怨」或「滿腔義憤」。這些成語表現了類似的情感,皆指由於不公或正義感所引發的強烈情緒。

六、啟示或寓意

「義憤填膺」這個成語給予我們的啟示是,當面對不公和不義時,我們應該像古代那些仁人志士一樣,勇敢表達內心的正義感。這種憤怒不是出於個人利益,而是出於對整體社會公義的維護。因此,「義憤填膺」所傳達的,不僅僅是情感上的宣洩,更是對於社會責任感的體現。

在我們的生活中,當看到不合理的事情發生時,義憤填膺的情感是一種驅動力,讓我們有勇氣去對抗不公。這種憤怒是一種積極的力量,它提醒我們,正義是不能沉默的,只有當我們勇敢地站出來表達內心的義憤時,社會的公義才有可能被維護。

七、成語辨識

近義詞

成語 意思
天怒人怨 這個成語形容上天和人們都對某個人或某種行為感到憤怒,通常用來形容極大的罪惡或不公義行為引發的普遍不滿。這種憤怒來自於人們對於基本道德底線的堅守,當道德受到嚴重挑戰時,人人心中充滿憤怒,這也讓這個成語與「義憤填膺」有類似之處。
滿腔義憤 滿腔義憤指的是一個人心中充滿了正義感所激發的強烈憤怒,這種憤怒並不是單純的個人情緒,而是基於對社會正義和公義的追求。這個成語強調的是情感的充溢,與「義憤填膺」的胸中充滿相互呼應。
義不容辭 這個成語強調了在面對道德和正義的呼喚時,個人無法逃避或推卸責任的情況。義不容辭形容的是一種責任感,而這種責任感往往伴隨著內心的憤怒,讓人不畏懼困難,勇於擔當,因此與「義憤填膺」有著相同的精神內涵。

反義詞

成語 意思
麻木不仁 麻木不仁形容一個人對於外界的刺激或不公義的現象毫無感覺,完全失去同情心或正義感。這與「義憤填膺」的情感形成強烈對比,義憤填膺表現的是對於不公的強烈抗議,而麻木不仁則是冷漠與無動於衷的象徵。
姑息養奸 這個成語表示對壞人或壞事采取寬容的態度,從而助長了壞人壞事的發展。與「義憤填膺」所表達的捍衛正義的情感相對,姑息養奸則代表著對於不義的容忍與妥協,最終導致更大的問題。
卑躬屈膝 卑躬屈膝形容一個人對權勢的奴顏婢膝,缺乏骨氣。這種行為與「義憤填膺」形成強烈的對比,義憤填膺象徵著一種對不義的強烈反抗,而卑躬屈膝則是屈從於不公,毫無抵抗精神。

同義詞

成語 意思
滿腔義憤 滿腔義憤表示一個人內心充滿了因正義感而引發的強烈憤怒。這種情感源於對社會不公的極度不滿,並且伴隨著一種想要改變現狀的強烈願望。與「義憤填膺」類似,兩者都表達了對於不義行為的抗議,不過「滿腔」更強調情感充斥於心中,無法抑制。這種憤怒往往成為個人或群體採取行動的動力,特別是在歷史或社會變革中。
天怒人怨 天怒人怨形容的是天理與人心共同對不公行為的極度憤怒。這個成語經常用於描述那些惡行累累的統治者或腐敗的權力結構,激起了廣大人民與自然的憤慨。與「義憤填膺」相似,天怒人怨也表達了對於社會不公和腐敗行為的極大憤怒,但強調的是廣泛的社會共識,乃至上天也不容忍這樣的惡行。
義不容辭 義不容辭意指在面對道德或正義的召喚時,個人無法推卸責任,必須勇敢地接受挑戰。這個成語與「義憤填膺」的共同點在於都強調了對正義的捍衛,不過義不容辭更強調的是行動,而非單純的情感表達。當一個人感到義憤時,義不容辭成為推動他站出來維護正義的內在動力。
成語 意思
滿腔義憤 滿腔義憤表示內心充滿了對於不公正的強烈憤怒,這種情感通常來自於看到或感受到社會不公的現象,特別是對弱者的壓迫。與「義憤填膺」相似,它表達了一種因正義感而無法抑制的怒火。「滿腔」強調憤怒在心中充滿、溢出,無法再忍耐,常用於形容人們對重大不公事件的強烈反應。
天怒人怨 天怒人怨形容極大的惡行或不公義,甚至連天地都感到憤怒,人民更是怨聲載道。這個成語常用來描述那些作惡多端、失去民心的統治者或人物,強調其行為已激怒天理與人心。與「義憤填膺」相似,都表達了對不義的抗議,但天怒人怨更強調其影響的廣泛性,乃至於天地也無法容忍這樣的惡行。
義不容辭 義不容辭指的是在面對道德或正義的召喚時,無法推卸或迴避責任,必須主動承擔並行動。這個成語強調的是責任感,而不是單純的情感表達。與「義憤填膺」相似,兩者都體現了強烈的正義感,但義不容辭更進一步,強調需要採取實際行動去維護正義,不容推辭。

八、成語造句

  1. 他看到路人無視受害者的痛苦,內心義憤填膺,決定挺身而出,幫助那位無助的老人。
  2. 當官員貪污的消息曝光後,人民義憤填膺,集體向政府請願,要求懲處貪腐官員。
  3. 聽到弱勢群體遭受不公平對待,社會各界人士義憤填膺,紛紛呼籲採取行動維護正義。
  4. 目睹環境遭到嚴重破壞,許多環保人士義憤填膺,組織抗議行動,呼籲政府重視環保政策。
  5. 戰爭中無辜平民的慘死讓全球義憤填膺,國際社會共同譴責暴力行為,呼籲和平解決爭端。
  6. 每當看到歷史書中記載的侵略行為,他總是義憤填膺,決心用知識傳播正義的價值觀。
  7. 這位知名記者揭露黑幕後,公眾義憤填膺,強烈要求徹查真相,還社會一個公道。
  8. 讀到故事中主人公遭受的不公對待,我感到義憤填膺,為他的命運感到憤慨與不平。
  9. 當得知古蹟因人為破壞而即將消失,義工們義憤填膺,紛紛發聲保護文化遺產。
  10. 面對強權的欺壓,這位青年義憤填膺,決心反抗到底,捍衛自己的尊嚴和自由。

九、設計成語練習題

1. 填空題

填空題
1. 他聽到弱者被欺壓的消息後,內心______,決定站出來為他們爭取公道。
2. 這件事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應,大家對此______,要求相關部門徹查。
3. 當看到那些不法之徒逃過法律的制裁,我們都感到______。
4. 環保團體對政府忽視污染問題感到______,集體發聲抗議。
5. 他無法忍受腐敗和不公,因此在大會上______,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2. 選擇題

問題 選項A 選項B 選項C 選項D
1. 「義憤填膺」的意思是什麼? A. 因道德或正義引發的憤怒充滿胸膛 B. 對某事感到好奇 C. 因失望而產生的悲傷 D. 對一件事無動於衷
2. 「義憤填膺」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什麼時期? A. 唐朝 B. 南北朝 C. 宋朝 D. 明朝
3. 當我們看到社會上存在不公現象,應該如何面對? A. 默默接受 B. 義憤填膺,站出來反對 C. 裝作看不見 D. 冷靜分析
4. 下列哪一個詞語與「義憤填膺」意思相近? A. 麻木不仁 B. 天怒人怨 C. 姑息養奸 D. 卑躬屈膝
5. 在什麼情況下,人們會感到「義憤填膺」? A. 遇到快樂的事 B. 見到朋友 C. 面對不公和不義 D. 遇到困難的數學題

十、成語接龍

  1. 膺懲不義 「膺懲不義」指的是懲罰那些不道德或違背正義的行為。此成語強調對不正當行為的懲罰,以維護社會公義。與「義憤填膺」的意涵相呼應,兩者均反映了人們對正義的堅持,並表現出面對不義時的果斷行動。
  2. 義無反顧 「義無反顧」指的是為了正義毫不猶豫地向前,無論困難與挑戰如何,都無法動搖其決心。此成語進一步延伸了「義憤填膺」中正義感的重要性,並強調了實際行動的必要性。
  3. 顧名思義 「顧名思義」意為看到名稱就能理解其含義,這個成語強調了事物的表象與本質之間的關聯。它能引導讀者思考語言中每個詞彙的深層意義,與「義無反顧」中的「義」字相接。
  4. 義正詞嚴 「義正詞嚴」形容的是言辭正確且嚴厲,通常用於批評錯誤或不正當行為。此成語與「顧名思義」中的「義」字相連,並且延續了「義憤填膺」中對正義的堅持與語言的力量。
  5. 嚴陣以待 「嚴陣以待」指的是以嚴密的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這個成語表達了面對危機時的警惕與準備。與「義正詞嚴」的意義連接起來,兩者共同強調了面對困難或挑戰時的態度。
  6. 待價而沽 「待價而沽」形容等待合適的機會或價值進行行動或交易。這與「嚴陣以待」相連,兩者均表達了一種等待時機成熟的耐心與策略。
  7. 沽名釣譽 「沽名釣譽」指的是以虛假的方式追求名聲和榮譽,這個成語揭示了人性的虛偽一面,與「待價而沽」中的「沽」字相呼應,形成鮮明對比。
  8. 譽滿天下 「譽滿天下」意為名聲傳遍天下,形容一個人在其領域內獲得廣泛的尊重與認可。此成語承接「沽名釣譽」中的「譽」字,但強調的是正面積極的名聲。
  9. 天下太平 「天下太平」描述的是社會和諧穩定,百姓安居樂業的理想狀態。它與「譽滿天下」中的「天下」相連,展現了對和平與穩定的渴望。
  10. 平步青雲 「平步青雲」意指順利升遷,形容一個人迅速走向成功或高位,與「天下太平」相接,表現出人生順利發展的景象。這個成語將接龍結束在一個充滿希望與成功的境界,呼應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的期待。

從這個成語的字面及歷史意涵來看,它不僅僅是一種強烈的情感表達,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與正義觀的延續。在中國歷史中,無論是文人墨客,還是志士仁人,面對不公正與不義,都曾義憤填膺,表達出對社會制度或個人行為的強烈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