鷸蚌相爭的意思與典故解析:歷史故事與現實啟示

成語「鷸蚌相爭」出自《戰國策·燕策二》,講述了一個富有啟示性的故事。在戰國時期,趙國準備攻打燕國。為了避免兩國互相消耗,燕國派出辯士蘇代去遊說趙惠王。蘇代用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來說明他的觀點:有一天,鷸鳥啄食河蚌,河蚌夾住鷸鳥的長嘴,雙方僵持不下。最終,一個漁夫輕易地將兩者捕獲。蘇代以此故事告訴趙惠王,如果趙國和燕國相爭不休,必然會兩敗俱傷,讓強大的秦國坐收漁翁之利。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互相爭鬥只會讓第三方得利​。

一、成語讀音

1、「鷸蚌相爭」注音符號

ㄩˋ ㄅㄤˋ ㄒㄧㄤ ㄓㄥ

2、「鷸蚌相爭」漢語拼音

bàng xiāng zhēng

3、「鷸蚌相爭」英文

英文翻譯 中文解釋
When two quarrel, a third rejoices 比喻兩方爭執不下,第三者得利
A quarrel benefits only a third party 雙方爭持不下,讓第三者得利
The sandpiper and the clam fight, the fisherman benefits 雙方爭執,讓第三者獲利

二、「鷸蚌相爭」出處

「鷸蚌相爭」出自西漢劉向的《戰國策·燕策二》,記述了戰國時期,趙國欲攻打燕國,燕國辯士蘇代說服趙惠王的故事。蘇代用鷸蚌相爭的寓言,說明兩國交戰的結果將會兩敗俱傷,讓第三方(秦國)得利

三、「鷸蚌相爭」意思

「鷸蚌相爭」是指兩方爭執不下,最終導致雙方都受到損害,讓第三者得利。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不必要的爭鬥,最終讓旁觀者坐收漁利

四、「鷸蚌相爭」典故或故事

在戰國時期,趙國打算攻打燕國,燕國派辯士蘇代去說服趙惠王。蘇代說道:「有一隻河蚌在河邊張開殼曬太陽,一隻鷸鳥看見了,伸嘴去啄河蚌的肉。河蚌急忙合上殼,夾住了鷸鳥的嘴。鷸鳥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乾死。’河蚌說:‘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你就會餓死。’兩者僵持不下,最終一個漁夫經過,輕易地把它們一起捉住。現在,如果趙國和燕國長期交戰,最終也會被強大的秦國所吞併。」趙惠王聽了,停止了攻打燕國的計劃

五、「鷸蚌相爭」的下一句或上一句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六、「鷸蚌相爭」啟示或寓意

這個成語告訴我們,互相爭執只會導致雙方都受到損害,讓第三者得利。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學會退讓和合作,避免不必要的爭鬥,以達到共贏的局面​​。

七、成語辨識

1、「鷸蚌相爭」近義詞

近義詞 解釋
漁人得利 比喻雙方爭執不下,第三者從中得利。這個成語強調的是旁觀者的利益,而非爭鬥的雙方。
兩敗俱傷 形容雙方爭鬥,結果都受到損害,沒有人真正獲利。
同歸於盡 形容雙方爭鬥到最後,同時受到毀滅性的打擊。

2、「鷸蚌相爭」反義詞

反義詞 解釋
相輔相成 形容雙方互相協助,共同進步。
相得益彰 形容互相配合,效果更好。
和平共處 形容不同勢力或個體之間能夠和平相處,不發生爭執。

3、「鷸蚌相爭」同義詞

同義詞 解釋
坐收漁利 比喻旁觀者從雙方的爭執中獲得利益。
漁翁得利 同「坐收漁利」,強調第三者得利。
鷸蚌相持 強調雙方的爭持不下,最終讓第三者得利。

八、「鷸蚌相爭」造句

  1. 由於兩家公司為了市場份額鷸蚌相爭,結果讓另一家公司漁翁得利,成為市場的領導者。
  2. 這次選舉中,兩位候選人鷸蚌相爭,最終讓第三位候選人坐收漁利。
  3. 兄弟為了家產鷸蚌相爭,結果整個家族事業被外人併購。
  4. 在商業競爭中,如果企業鷸蚌相爭,只會讓消費者成為最大的贏家。
  5. 農田水源爭奪戰中,鄰村與本村鷸蚌相爭,結果其他村莊得利。
  6. 這次研發項目中,兩個部門鷸蚌相爭,結果導致項目進度嚴重滯後。
  7. 父母為了教育孩子的方式鷸蚌相爭,最終影響了孩子的成長。
  8. 國際貿易中,兩國鷸蚌相爭,結果讓第三國家在市場上佔了便宜。
  9. 在職場中,兩位主管為了爭奪資源鷸蚌相爭,結果公司整體利益受損。
  10. 這次合作案中,合作方鷸蚌相爭,最終讓競爭對手得到機會。

九、「鷸蚌相爭」設計成語練習題

1.填空題

填空題
1. 由於兩家公司________,結果讓另一家公司坐收漁利。
2. 兄弟為了家產________,整個家族事業被外人併購。
3. 在商業競爭中,如果企業________,只會讓消費者成為最大的贏家。
4. 這次選舉中,兩位候選人________,最終讓第三位候選人得利。
5. 父母為了教育孩子的方式________,最終影響了孩子的成長。

2.選擇題

問題 A B C D
1. 成語「鷸蚌相爭」的意思是什麼? 雙方互助 雙方爭執不下,第三者得利 單方得利 雙方和解
2. 「鷸蚌相爭」出自哪本書? 論語 戰國策 史記 三國志
3. 哪個成語是「鷸蚌相爭」的反義詞? 相輔相成 坐收漁利 兩敗俱傷 漁翁得利
4. 「鷸蚌相爭」的寓意是什麼? 互相幫助 互不相讓,第三者得利 和平共處 互相支持
5. 這次合作案中,兩方因為________,最終讓競爭對手得利。 鷸蚌相爭 相輔相成 和平共處 坐收漁利

十、「鷸蚌相爭」成語接龍

  • 鷸蚌相爭 -> 爭先恐後
    • 解釋:形容人們爭著向前,唯恐落後。常用來形容競爭激烈,大家都不願意落在人後。
    • 來源: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王虛迎奉之,群臣爭先恐後。”
  • 爭先恐後 -> 後來居上
    • 解釋:形容後來的超過先前的。常用來描述後來者的努力和成功,最終超越了之前的人。
    • 來源:出自《戰國策·趙策一》:“後來居上,前事之鑒也。”
  • 後來居上 -> 上行下效
    • 解釋:指上級怎麼做,下級就跟著怎麼做。形容上級的行為對下級有很大的影響。
    • 來源:出自《三國志·魏書·高貴鄉公傳》:“上行下效,風俗成移。”
  • 上行下效 -> 效顰學步
    • 解釋:形容盲目模仿他人,不顧自身實際情況。多用於批評不加選擇地模仿他人。
    • 來源:出自《莊子·秋水》:“西施病心而顰其里之醜人見而效之。”
  • 效顰學步 -> 步步為營
    • 解釋:形容每一步都很謹慎,防備周密。常用於形容謹慎小心的策略或行動。
    • 來源:出自《晉書·王濬傳》:“步步為營,置人於死地。”
  • 步步為營 -> 營私舞弊
    • 解釋:指為了個人私利而進行欺詐或腐敗行為。多用於形容貪官污吏或不道德的行為。
    • 來源:出自《新唐書·李密傳》:“營私舞弊,誣國忘身。”
  • 營私舞弊 -> 弊絕風清
    • 解釋:形容社會風氣清明,沒有貪污腐敗的現象。常用於形容一個廉潔的環境。
    • 來源:出自《漢書·龔遂傳》:“官吏奉公不為私,則弊絕風清。”
  • 弊絕風清 -> 清風朗月
    • 解釋:形容清新明朗的自然景色。也用來比喻人的品格高潔。
    • 來源:出自《水滸傳》:“清風朗月,不覺形寒體冷。”
  • 清風朗月 -> 月下花前
    • 解釋:形容美好的夜晚,常用來描寫情侶在浪漫的環境中談情說愛。
    • 來源:出自《西廂記》:“月下花前,並沒有那等的良夜。”
  • 月下花前 -> 前倨後恭
    • 解釋:形容對人的態度前後不一致,前面傲慢,後來恭敬。多用於批評勢利小人。
    • 來源: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吾聞之:‘前倨後恭者,不可與交。’”

無論是在商業競爭、政治鬥爭,還是日常生活中的小摩擦,我們都應該認識到,固執己見、互不相讓,往往會導致雙方都遭受損失,反而給旁觀者創造了機會。因此,我們應該學會在適當的時候退讓一步,以達到雙贏的局面。正如古語所云:「退一步海闊天空」,唯有互相謙讓和合作,才能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維基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