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取予求的意思與故事|典故解釋及歷史背景

「予取予求」這個成語出自《左傳·僖公七年》,是形容一個人任意索取、需索無度。這個成語的來源是一段古老的故事:楚文王臨終前將申侯召來,告誡他說:「唯我知女,女專利而不厭,予取予求。」意思是只有我了解你,你這個人一心謀求私利,總是向我索取財物,我也從不責怪你,但其他人不會這樣對待你。因此,後來的「予取予求」用來比喻任意索取,毫無節制

一、成語讀音

1、「予取予求」注音符號

注音 中文
ㄩˊ
ㄑㄩˇ
ㄩˊ
ㄑㄧㄡˊ

2、「予取予求」漢語拼音

拼音 中文
qiú

3、「予取予求」英文

英文翻譯 中文解釋
Ask for freely 任意索取,隨心所欲
Take as you wish 隨心所欲地取求
Ask and receive 任意要求,即可獲得

二、「予取予求」出處

「予取予求」一詞出自《左傳·僖公七年》,描述了春秋時期楚文王臨終前對申侯的警告。文王指出申侯一心謀取私利,從不滿足,隨意索取,而他自己對此也從不責備。這段話中,文王認為後來的君主不會像他這樣寬容,申侯因此應該及早離開楚國。

三、「予取予求」意思

「予取予求」原指隨意從某人那裡索取財物,後來引申為任意取求,毫無節制地索取資源或利益,且通常帶有貶義,形容一個人貪得無厭,不知足​ (Idiom.tw)​。

四、「予取予求」典故或故事

在《左傳》中記載,楚文王臨終之際,召來深受寵愛的申侯,將一塊玉璧交給他,並叮囑他儘快離開楚國,避免後來的君主對他不利。文王提到申侯一向專注於謀取私利,從不滿足,自己對他的索求也從未拒絕。然而,文王擔心未來的君王不會這樣容忍他,因此建議申侯及早離開,避免陷入困境。這段故事中,文王對申侯說「予取予求」,用以形容申侯的行為方式​ 

五、「予取予求」的下一句或上一句

「予取予求」的上一句是「女專利而不厭」,下一句是「不女疵瑕」,整句意為「你一心謀求私利而不知滿足,隨意取求,我從不責怪你」。

六、「予取予求」啟示或寓意

「予取予求」告誡人們應該適可而止,不能毫無節制地索取他人的資源或利益。它提醒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要知足常樂,避免因貪心過度而招致不良後果。同時,也強調了誠實待人和知足的重要性。

七、成語辨識

1、「予取予求」近義詞

近義詞 解釋
隨心所欲 隨自己的心意行事,毫無限制。形容人做事不受約束,任意妄為。
得寸進尺 比喻人貪得無厭,不知滿足,得少便希望更多。這個詞語用於形容某人不停地要求更多利益。
貪得無厭 形容一個人貪婪無止境,永遠不會滿足現有的利益,總是不斷地尋求更多。

2、「予取予求」反義詞

反義詞 解釋
適可而止 形容做事要有節制,做到適當的程度就應該停止,不要過度。
知足常樂 形容人知足現有的情況,不過分追求更多,這樣的人容易感到快樂。
見好就收 在事情有好的結果時,及時收手,不再進一步追求,以免招致不良後果。

3、「予取予求」同義詞

同義詞 解釋
隨意取求 表示隨心所欲地索取自己想要的東西,沒有任何限制。
任意索求 隨意向他人索取財物或利益,不受約束。
毫無節制 形容行為或欲望沒有任何限制或控制,過度地追求物質或利益。

八、「予取予求」造句

  1. 他總是予取予求,不斷要求別人滿足他的需求。
  2. 對於朋友的幫助,他予取予求,從不考慮回報。
  3. 這家公司對員工的要求達到予取予求的地步,讓人難以忍受。
  4. 他在這段關係中總是予取予求,讓對方感到疲憊不堪。
  5. 我們的合作夥伴經常予取予求,這讓我們很為難。
  6. 儘管他的家境不錯,但他仍然對父母予取予求,毫不知足。
  7. 這種予取予求的態度終將讓他失去朋友和家人的信任。
  8. 對於工作的回報,他總是予取予求,從不滿足。
  9. 當一個人予取予求時,最終會失去周圍人的尊重。
  10. 她總是對身邊的人予取予求,沒有考慮過別人的感受。

九、「予取予求」設計成語練習題

1.填空題

| 1. | 在職場上,的態度往往會讓人感到不滿。 | | 2. | 當我們與朋友相處時,不應該,而應學會適可而止。 | | 3. | 他的______行為引起了大家的反感,最終失去了朋友。 | | 4. | 學會______,不過分追求,是一種成熟的表現。 | | 5. | 在生活中,我們應該避免______的心態,學會知足。 |

2.選擇題

問題 A B C D
1. 下列哪個成語與「予取予求」的意思最接近? 得寸進尺 適可而止 知足常樂 見好就收
2. 「予取予求」一詞最早出現於哪部書籍? 論語 左傳 孟子 尚書
3. 「予取予求」的反義詞是什麼? 得寸進尺 貪得無厭 知足常樂 隨心所欲
4. 哪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貪婪無止境? 隨心所欲 得寸進尺 知足常樂 予取予求
5. 「予取予求」的近義詞是什麼? 知足常樂 見好就收 適可而止 貪得無厭

十、「予取予求」成語接龍

1. 予取予求

形容一個人隨意取求,毫無節制地索取。出自《左傳·僖公七年》,用來比喻任意取求,需索無度。例如:「他的態度總是予取予求,從不考慮他人的感受。」

2. 求全責備

表示對人或事要求完美無缺。出自《左傳·昭公二十年》,形容一種嚴苛的態度。例如:「對於下屬,我們不應求全責備,應該給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3. 備而不用

意思是雖然準備好了,但暫時不使用。這是一種謀而後動的策略,出自《孫子兵法》。例如:「這些備用計畫是備而不用的,只有在緊急情況下才會啟動。」

4. 用心良苦

形容一個人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費盡心思,出自《紅樓夢》。例如:「父母對孩子的未來用心良苦,希望他們能夠成才。」

5. 苦口婆心

形容以誠懇的態度反覆勸告,出自《朱子語類》。例如:「老師對學生的勸導總是苦口婆心,生怕他們走錯路。」

6. 心悅誠服

表示真心實意地信服,出自《孟子·梁惠王》。例如:「他的演講非常有說服力,讓在場的所有人心悅誠服。」

7. 服氣吞聲

形容忍受屈辱而不敢表達意見,出自《晉書·謝安傳》。例如:「在公司的會議上,他總是服氣吞聲,不敢提出異議。」

8. 聲名狼藉

表示名聲非常壞,出自《後漢書》。例如:「這家公司的欺詐行為讓它聲名狼藉,再也沒有人願意與它合作。」

9. 藉口推辭

表示找藉口拒絕,出自《三國演義》。例如:「他總是藉口推辭,不願意參加公司的團隊活動。」

10. 辭不達意

形容言辭不能充分表達意思,出自《三國志》。例如:「他的報告辭不達意,讓大家都聽得一頭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