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欺欺人 – 成語故事 | 出處解釋 | 句子造句

「自欺欺人」這個成語源自宋代朱熹的《朱子語類》。它的意思是,不但欺騙自己,也欺騙他人,通常用來形容一種虛偽無力的欺騙行為。這個成語在日常生活中常見,通常用來批評那些明知真相卻不願面對現實的人。例子包括工作中的自我安慰,學習中的自我欺騙,以及人際關係中的自我催眠。這種行為雖然暫時能讓自己感覺好一些,但長期下來會對個人和他人造成更大的傷害​​​

一、成語讀音

1. 「自欺欺人」注音符號

注音
ㄗˋ
ㄑㄧ
ㄑㄧ
ㄖㄣˊ

2. 「自欺欺人」漢語拼音

拼音
rén

3. 「自欺欺人」英文

英文 中文解釋
deceive oneself as well as others 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
fool oneself and others 欺騙自己和別人
self-deception 自我欺騙

二、「自欺欺人」出處

「自欺欺人」出自宋代朱熹的《朱子語類》。原文記載:「因說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三、「自欺欺人」意思

「自欺欺人」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不但欺騙自己,也欺騙他人。這種行為通常帶有貶義,形容一種虛偽無力的欺騙行為​ ​​ (Baike Baidu)​。

四、「自欺欺人」典故或故事

「自欺欺人」這個成語源於一個有趣的故事。古代有一個楚人,收集了許多樹葉,然後用樹葉遮住自己,問妻子是否能看見他。妻子起初回答能看見,但後來因為厭煩了他的行為,就騙他說看不見。楚人相信了妻子的話,帶著這些樹葉到集市上偷東西,結果被捉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自欺欺人是一種愚蠢的行為,不但不能達到目的,還會被現實揭穿​ 

五、「自欺欺人」的下一句或上一句

「自欺欺人」的相關成語包括「掩耳盜鈴」,這兩個成語都描述了自我欺騙的行為,但「掩耳盜鈴」主要指自己欺騙自己,而「自欺欺人」則同時指欺騙自己和他人​ (Baike Baidu)​。

六、「自欺欺人」啟示或寓意

「自欺欺人」這個成語給我們的啟示是,自己騙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十分愚蠢的,這不僅是一種無知的行為,也是消極的生活態度。面對問題時,我們應該勇敢地面對現實,尋找解決方法,而不是逃避現實,欺騙自己

七、成語辨識

1. 「自欺欺人」近義詞

成語 解釋
掩耳盜鈴 比喻自欺欺人的愚蠢行為,指試圖隱瞞明顯的事實而欺騙自己
欺人自欺 指欺騙他人也欺騙自己,形容虛偽和無力的欺騙行為
掩人耳目 比喻以假象迷惑他人,掩蓋真相

2. 「自欺欺人」反義詞

成語 解釋
實事求是 指根據實際情況辦事,形容人誠實、求真務實
光明磊落 形容人心胸坦蕩,言行一致,沒有隱瞞的地方
正大光明 指行為端正,光明正大,沒有私心和陰謀詭計

3. 「自欺欺人」同義詞

成語 解釋
自我欺騙 指自己欺騙自己,不願面對現實
虛偽無力 形容人的行為虛偽,不真誠,缺乏力量和真實感
掩蓋事實 比喻試圖隱瞞真相,不讓他人知道事實真相

八、「自欺欺人」造句

  1. 張三明知道自己的錯誤,卻還在自欺欺人地找藉口。
  2. 李四不願面對現實,不斷地自欺欺人,結果問題越來越大。
  3. 這種做法無異於自欺欺人,最終受害的還是自己。
  4. 面對現實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自欺欺人只會讓情況更糟。
  5. 他明知道這樣做沒有用,卻還在自欺欺人地堅持。
  6. 這些借口都是自欺欺人的托詞,根本無法掩蓋真相。
  7. 自欺欺人不僅騙不了別人,還會讓自己陷入更大的困境。
  8. 她明知道事情的真相,卻還在自欺欺人地裝作不知道。
  9. 自欺欺人是最愚蠢的行為,面對現實才是正道。
  10. 我們要誠實對待自己,不能自欺欺人。

九、「自欺欺人」設計成語練習題

1. 填空題

問題
1. 面對困難時,我們應該勇敢迎接,而不是_______。
2. 他們明知道這種行為是錯的,卻還在_______。
3. _______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面對現實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4. 在這種情況下,自欺欺人根本無濟於事,反而會_______。
5. 真正的勇敢是面對真相,而不是_______。

2. 選擇題

問題 選項A 選項B 選項C 選項D
1. 自欺欺人這個成語的意思是什麼? 欺騙自己和別人 只欺騙別人 只欺騙自己 不欺騙任何人
2. 自欺欺人的行為通常會帶來什麼結果? 問題解決 問題變得更糟 獲得成功 大家開心
3. 自欺欺人的出處是哪一部古籍? 《論語》 《孟子》 《朱子語類》 《老子》
4. 自欺欺人這個成語的近義詞是什麼? 正大光明 掩耳盜鈴 光明磊落 實事求是
5. 自欺欺人的反義詞是什麼? 掩耳盜鈴 欺人自欺 實事求是 掩人耳目

十、「自欺欺人」成語接龍

1. 自欺欺人 -> 人云亦云

人云亦云,意思是指沒有主見,隨聲附和別人的意見。這個成語出自《禮記·曲禮上》,原文為:「人云亦云,百姓所主也。」這個成語形容那些沒有自己見解,隨便附和他人意見的人,缺乏主見和獨立思考能力。

2. 人云亦云 -> 云山霧罩

云山霧罩,意思是指景色迷濛,模糊不清。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事情不明朗或是描述景物的模糊朦朧狀態。它出自明代馮夢龍的《警世通言》,形容雲霧繚繞,視線不清的狀態,也比喻文章、言語等內容不清晰,難以理解。

3. 云山霧罩 -> 罩霧彌天

罩霧彌天,形容濃霧籠罩天空,四周一片模糊。這個成語比喻情況混亂或形勢不明,讓人無法看清真相。它常用來形容天氣的惡劣,也可以用來比喻局勢不明朗,讓人無法分辨方向。

4. 罩霧彌天 -> 天旋地轉

天旋地轉,意思是指天和地都在旋轉,比喻頭昏眼花,感覺天地都在旋轉。這個成語出自唐代杜甫的《兵車行》:「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形容極度驚慌或是受到巨大打擊後的感覺。

5. 天旋地轉 -> 轉禍為福

轉禍為福,意思是把災禍轉變成福氣。這個成語出自《晉書·謝安傳》:「有禍患能轉之為福。」它常用來形容化險為夷,轉變不利的局面,使之變成有利的情況,強調應對困難的智慧和能力。

6. 轉禍為福 -> 福至心靈

福至心靈,形容人在幸福的時候,思想和心靈也變得敏捷。這個成語比喻福氣來臨,心靈聰慧,思想靈活。它常用來形容人在幸運和幸福中,變得更加智慧和敏捷,做事得心應手。

7. 福至心靈 -> 靈機一動

靈機一動,意思是指突然產生了靈感或想法。這個成語出自《紅樓夢》,形容人在某個瞬間突然想到了解決問題的好主意或靈感。它強調思維的敏捷和瞬間的啟發,常用於描述人在解決問題時突然想到妙計的情景。

8. 靈機一動 -> 動如脫兔

動如脫兔,意思是形容行動迅速,像脫韁的兔子一樣。這個成語出自《孫子兵法·軍爭篇》:「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脫兔。」形容軍隊行動迅速靈活,如同兔子一樣敏捷,強調快速和靈活的行動方式。

9. 動如脫兔 -> 兔死狐悲

兔死狐悲,意思是指同類的死亡引起自己的悲傷。這個成語出自《淮南子·說林訓》:「兔死則狐悲,物傷其類也。」形容同類的死亡引起自己的共鳴和哀傷,常用來比喻因同類的遭遇而感到悲傷。

10. 兔死狐悲 -> 悲天憫人

悲天憫人,意思是憂心時局,憐憫百姓。這個成語出自《莊子·齊物論》:「憂世者,悲天憫人。」形容對社會現狀的憂慮和對人民生活的憐憫之情,強調對社會現狀的不滿和對人民疾苦的關心。